【征文连载】“8.19”首个中国医师节 三等奖作品:梦想与脚步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8-8-16 17:36:15浏览量:245

内分泌科   杨柳

从医路上,如果需要御风而飞,那么,梦想就要伸出坚强有力的翅膀。

从医路上,如果需要脚踏实地,那么,人生就该留下踏破铁鞋的脚印。

因为有着对梦想的向往,因为有着风的力量。每一次同事间的默契合作,每一次看到患者脸上绽放的笑容,我都能感受到新时代吹来的和谐新风、文明新风、科技新风。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抓住梦想,迎风飞扬。

风在何处生?

我总会想起20多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医乃仁术,人命至重,一心赴救,不问贫富,普同一等”,当我背起行囊离开校园时,师长的教诲,如一股股清凉的风,吹散了那个夏季的躁热,也让我知道对一名合格医师而言,在权钱名利的诱惑面前,恪守医德有多重要。

风,在医德处生。一桌酒席、一沓红包,吹来的财气酒风,败坏的不仅仅是医院的形象,还有医生的医德医风。因为,医风连着政风,政风牵着党风,医德的堤坝如果坍塌了,那么作为执政为民的党风又如何能独善其身呢?尽管绝大多数患者出自内心的感激之情,甚至让我们很难拒绝。但是,一想到做医学生的第一天庄严宣誓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就会给自己更多的警戒,一方面采取更加委婉的方式退给家属,另一方面告诉病人,医生为他们所做的,就是本职内的工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唯有牢记住医德所在的初心,才能守住一名医师的良心,实现悬壶济世的初衷。

风,在热情服务处生。对患者的病情耐心解释,认真了解患者的诉求。无论是哪个层次的病人,都应该得到最好的治疗。在诊疗工作中,我们要从细节上关心病人,体贴病人,换位思考,使他们了解、理解和配合诊治,对付共同的敌人—“病魔”,取得医患双方的共赢。

风从哪里来?

医师的崇高,在于他执着于祛除病痛,给患者带来希望。当病魔在患者病床上空张牙舞爪时,当死神的脚步一步步逼近患者,我们医师要做的,就是勇于担当,用技艺化解风险,用真心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病魔偃旗息鼓,让死神退避三舍。是的,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们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每念至此,我就会想起那一件往事。10年前的夏天,马桥镇老年妇女黄某,因昏迷入住内分泌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乳酸酸中毒、败血症、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凶险急性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90%以上,再加上黄某年龄偏大,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率几乎为零。“我们是不是要回家准备后事了?是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家属含着眼泪一连串的发问,虽然我早有预料,但患者家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在家属准备放弃时,我们可以毫无风险地推却责任。但是,作为一名有责任与担当的医生,如果不尽全力给别人以生还的希望,那就违背了当初的誓言。我告诉病人家属与其放弃,不如大胆地尝试一下。那天晚上,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医疗文献,翻阅了一批批同类案例,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更加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在科室同事们的通力协作及努力下,经过三天三夜的昼夜奋战和细心观察,病情终于有了变化,由于我们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并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且病情控制良好,最终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风从医师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中来,把精湛的医术和爱心献给社会和患者,为病人送去了健康,即使放弃休息、不分白天夜晚,我们依然无怨无悔。因为,医师要做的,就是沿着南丁格尔擎着的灯,矢志不移。

风往何处去?

风往为医为民去!在从医22年的光景里,我亲眼见证了医院的发展。从拥挤嘈杂的诊疗环境,到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现代化医院;从最初的望闻问切,到现在3.0T核磁共振、256层iCT、医用直线加速器等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从最初简易的门诊部,发展到目前的38个临床专科、16个医技科室……我们一路走来,只是为了病人的健康。

风向科技兴医去。没有医技的进步,就没有医院的未来。这些年来,我们内分泌科在做好日常临床诊治工作的基础上,科室同仁们共同努力,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开展胰岛素泵及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中临床应用,还有糖尿病血管闭塞症的介入治疗及全院血糖管理等。针对目前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尚不健全,广大群众糖尿病知识健康保健知识较为缺乏的情况,我们真心地做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并在泰州地区率先开展糖尿病患者俱乐部。我们的这些举措多次在《靖江日报》和电台、电视进行宣传。在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征程上,有我们一路洒下的辛勤汗水。

有汗水,就会有脚步;有脚步,就会有收获。近年来,靖江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得到了人民群众馈赠的好口碑,综合实力在泰州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有风的地方,就有梦想的起航,就有时代留下的脚印。回顾我的从医二十年,让我感受到的是医院综合诊疗实力的提升,还有一颗不变的为民服务的诚心。我依然坚守,当初那份从医时的庄严承诺。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