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造口治疗师赵海燕:让患者不再“口”难开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19-4-12 12:53:51浏览量:617

454321_tp2_1554965393706_s.jpg

图为赵海燕正在向患者介绍创口护理方法。

点开市人民医院普外肛肠烧伤科护士长、国际造口治疗师赵海燕的手机相册之前,你需要好好做一番心理建设:里面没有她美美的自拍,也很少孩子的萌照,满屏多是一张张触目惊心的伤口。

伤口分布在头部、手腕、脚后跟等各个身体部位,深浅不一,形状各异,有的还淌着血水,有的已经结痂。这些照片是赵海燕每次处理患者伤口时拍下的。这样,患者从开始受伤到最后痊愈,伤口的变化情况一目了然。

从2016年成为造口专科护士以来,她已经拍了近千张伤口的照片。

从普通护士到国际造口师

所谓造口,就是患者在无法正常排便的情况下,腹部外加造口袋,帮助排泄。患者要常年挂着造口袋生活。由于缺乏专业护理,这类患者进行造口术后常出现造口出血、皮肤溃烂等并发症,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造口治疗师就是专门从事造口、伤口护理,以及失禁患者的护理。对这个大多人都回避的岗位,赵海燕却心向往之。

2016年,已经做了近20年一线护士的赵海燕,因工作需要被调入普外科。一天,病房里来了一位造口病人,当赵海燕打开她的腹部为她更换造口袋时,巨大的伤口和扑鼻的异味让她目瞪口呆。“病人才40岁,手术让她战胜病痛活下来了,但倘若造口不能护理好,她的生活质量将大大受损,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折磨。”赵海燕告诉记者,当即她就下决心要当一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并于2016年获得国际造口治疗师证书,成为省内为数不多的临床一线国际造口师。

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

每周三下午和周六上午,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赵海燕的专科门诊室里,常有一幕独特风景。赵海燕坐在较低的椅子上,将患者的伤足轻轻托起放在腿架上,低头弯腰细看,她面对的,或是因为糖尿病腐烂坏死的脚趾,或是常年不愈的皮肤创伤。诊室门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上周六,接诊时间临近结束,忽然一股恶臭逼近,一位50多岁的妇女被家属推进诊室。把她抬上治疗床检查后发现,这位直肠癌康复者,因为护理不善,导致造口袋贴合不了皮肤,发生排泄物渗漏的状况。赵海燕为病人清理创口时,屋里的气味可想而知。此刻,躺在床上的病人不安地扭动着,紧闭着眼满脸羞愧。赵海燕见状,马上俯下身柔声安抚。随后她迅速找来医用钳子,伏在患者身前,小心翼翼地清理创口。看着如此贴心的护士,患者满眼泪水。

很多护士最初面对伤口、压疮和扑面而来的恶臭时,也难免觉得有点不舒服,但赵海燕从没经历过不适应的阶段,“可能我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不错。借用我们专科护士同学的一句话,其他人看到伤口可能会恶心,而我看到伤口的第一反应是如何将伤口处理得最好。”赵海燕说。

每位“特殊”患者都有专属相册

赵海燕每月平均接待疑难患者百余人次,在这些病人里总有一些伤口特别严重的患者让她牵挂。

曾有一位40多岁的女性高位截瘫患者,双下肢完全无知觉,常年瘫痪在床。刚到门诊时,家人只知道她身上有个拳头大的压疮,请赵海燕为她清理。当打开腹股沟伤口上的包扎时,一股异味扑鼻而来。细心的赵海燕立即发现了异样,在患者的下肢处有一个长期被家人忽视的10cm×2cm严重压疮。“当时已经有1厘米深,呈暗红色,就像一块煮熟的肉。”那段时间,这位患者是赵海燕重点看护对象,隔天换一次药,后来慢慢变成一周2次,每次换药她就拍一张照片。

三个多月后,患者的压疮在悉心看护下渐渐恢复。赵海燕打开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照片对比了一番,连她都没想到康复效果如此之好。“把患者的伤口拍下来,前后对比,可以检验看护的效果。”赵海燕告诉记者,从2016年开始,她就习惯给一些伤口比较“可怕”的特殊患者拍照,然后按照疾病类型、日期等一一分类。这样她就知道每位患者伤口的恢复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用药。

手机、微信成了“移动诊所”

两年前,赵海燕的相册还没有那么“血腥”,里面唯一的主角是一个调皮的小女孩,不是在做鬼脸就是在撒欢奔跑。但哪怕是糊掉的照片,她也舍不得删掉,因为这个女主角是她可爱的女儿。但自从赵海燕拍患者伤口照片后,手机经常提醒她“内存不足”,她只好狠狠心把女儿的照片删掉,仅留了几张作为念想。

除了手机相册,赵海燕的微信里还有多达120多个造口病人、2个“造口人”联谊群。平日里,赵海燕通过患者发来的伤口照片、视频分析病情,再一步步指导患者完成造口更换等日常护理工作。这样能为患者节约一些来医院换药的费用,也省去了高龄病人路上奔波的麻烦。

“这些伤口,普通人也许不敢直视,但在我眼里都是有用的病例资料。严重压疮患者一步步好转,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赵海燕说。

今年,赵海燕还把服务延伸到了造口病人的心理健康上,在医院的支持下定期组织造口人联谊会、造口人分享会,帮助造口患者重拾自信。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