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前沿】靖江市人民医院消化科为口腔癌术后患者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20-4-25 8:25:41浏览量:374

4月22日,靖江市人民医院消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凌峰和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朱剑在门诊消化内镜中心顺利为一位口腔癌术后的患者完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手术在无痛麻醉下进行,圆满解决了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问题。该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全程无痛苦,成功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右三凌峰主任在进行操作.jpg

右三凌峰主任在进行操作

该名女性患者为口腔癌(左上腭癌)术后三周,因治疗的需要,术后需行放疗以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众所周知,颌面部放疗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口腔及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疼痛,导致患者进食困难,还会造成颈部纤维化以及放射性后颅神经损伤,口腔感觉异常,吞咽困难,这样患者的营养状况难以维持甚至恶化,很有可能会导致放疗中断。

针对上述问题,消化科会诊讨论后决定采用科内引进的新技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进行肠内营养治疗,从而有效建立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维持此患者的营养状况。这种手术的优点是不会因传统胃管的放置而加重患者口腔、鼻咽部黏膜损伤及不适,让放疗患者的口腔黏膜修复速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口腔癌患者对放疗及营养支持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患者的营养状况可以得到维持和改善,增加放疗的效果。

2、术中.jpg

术中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营养支持途径,比静脉营养更安全、经济、简便,更符合生理需求,可有效防治肠源性感染,维持肠道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恶性肿瘤、放疗等)造成的经口吞咽进食困难,需长期肠内营养的患者。以前多采用鼻胃管或外科手术胃造瘘,长期放置鼻胃管极易引起患者鼻咽部、食管出现糜烂、出血、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外科手术胃造瘘对患者身体创伤大,费用高,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消化内镜中心或床边即可完成,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及家属更易接受。(卢卫娟)

34.jpg

56.jpg


快速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