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发布者:时间:2024-9-19 9:25:43浏览量:152次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事
除了发胖
你是不是也曾经立过
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怎么体重也不见少?
不控制食量
体重就像皮球一样反弹!
衣服持续缩水,体重持续攀升
影响颜值
这里讲的并不只是臃肿的身材哦↓↓↓
肥胖会导致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即胰岛素抵抗,然后胖友的胰腺会分泌大量胰岛素, 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而胰岛素有促增殖作用,会导致皮肤角质形成纤维细胞过度生长, 色素沉着, 形成影响颜值的黑棘皮和皮赘。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肥胖患病率也在迅速攀升。
大数据
根据近期《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1580万成年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这意味着全国有近一半成年人正在被超重或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所困扰。
帮助肥胖症患者更多地了解肥胖的危害、肥胖的防治等相关知识,以及帮助更多的中重度肥胖症患者科学减重、改善肥胖相关合并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肥胖,怎么就成了一种病?
肥胖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是一种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受到遗传和环境多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肥胖发生的关键机制是身体摄入的能量超过所需,无论是先天因素导致摄食行为异常或者激素、营养代谢异常,还是后天因素如行为、心理、药物致胖,机体能量供需失衡后引起体重变化。
目前认为: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肥胖的发生及发展。
是胖是瘦,谁说了算?
人是胖还是瘦,体重秤说了不算,通常使用体质指数(BMI)、腰围等进行衡量。
当BMI≥28kg/m2时称为肥胖,当BMI≥37.5kg/m2时(或存在合并疾病的情况下BMI≥32.5kg/m2)称为重度肥胖。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称为中心型肥胖,健康风险会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
*BMI中国标准计算方式: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推荐标准
“一胖毁所有”不是吓你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肥胖“毁”的不仅仅是外表,更与一系列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它可累及全身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并与增加死亡风险密切相关。
由于过多脂肪组织的质量效应或其直接的代谢效应,肥胖与超过200种慢性病发生相关,包括糖尿病、脑卒中、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骨关节炎等,甚至与多种癌症风险呈正相关。
此外,肥胖程度越高,发生复杂性共病和死亡风险也越大。
尤其重度肥胖症患者的相关合并症风险、以及致残和致死风险更将呈数倍至数十倍增加,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以及预期寿命,并可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肥胖可防可治
肥胖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防治应遵循常见慢性病的管理模式,以疾病的三级预防和治疗为基本原则。
重度肥胖症患者应接受包括综合性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在内的积极治疗。
✪ 一级预防
针对大众和容易发生肥胖的高危人群,通过公共教育、改造环境,促进健康的饮食和运动等行为,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 二级预防
通过筛查,对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的个体进行并发症的评估。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阻止体重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可以考虑使用药物减轻体重。
✪ 三级预防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管理联合减重治疗的方式,实现减轻体质量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必要时可考虑减重手术。
减重手术拯救重度肥胖症
减重手术是指利用外科手术使胃容积、胃肠道吸收减少,并改变胃肠道激素水平,是目前公认的可以达到长期有效降低体重的治疗方法。
✪ 主流术式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和腹腔镜胃旁路术是临床目前主要推荐的两种减重手术。
根据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2022年度报告显示:推算全国减重手术实际总数量约为30071例,约87.8%为袖状胃切除术。
好奇的胖友又有问题了
✪ 手术安全性与效果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明减重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可有效减轻体重,改善2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代谢性相关疾病的预后,降低死亡风险,延长寿命。
2021年《柳叶刀》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相比常规治疗,减重手术可延长重度肥胖症患者总体寿命6.1年、降低死亡风险49.2%。
尽管减重手术可以带来诸多益处,但它仍然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和利益,经外科、内科、营养科、麻醉科及心理科等多学科诊疗(MDT),共同决定是否施行减重手术及手术方式。(普外科胃肠病区)